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,一方面中國企業頂著巨大的市場壓力,相關資料統計,光是2011年就有12萬家企業關門大吉。而另一方面,則是中國的創業激情,截止到2012年6月,已經有超過1500萬人選擇了創業,據分析,未來創業人數將以15%的速度繼續增長。為什么在這種市場環境下,新增企業還在不斷地增加?難道這些企業家在盲干?經過調查,我們驚訝地發現,越是在金融危機中,企業的生存能力就越強。比如寶潔、聯邦快遞等,經過分析,象象影視得出結論:品牌革命的時代到來了。 改革開放30多年來,中國企業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,從弱到強,不斷成長,而中國企業家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學習的步伐:學習管理、學習市場營銷、做系統、做認證……剛學完了MBA,卻聽到有人說,MBA過時了……發達的西方國家,為了有效地在經濟上占領主導地位,不斷地開發出許多像二戰時期細菌戰的思想工具,我們發現,即使我們不斷地去學習,無論是MBA管理還是品牌持久論,我們都是在被動地學習。當我們發現摩托羅拉、柯達等品牌漸漸遠離我們生活,當我們聽到騰訊、淘寶、谷歌、蘋果、百度、蒙牛等企業都在短短的十年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我們該如何對品牌進行反思呢? 象象影視認為,唯有品牌,才是延續人類商業價值的最佳載體。品牌是在消費者利益、企業和國家三方利益來進行思考和規劃,并形成穩固的價值共同體,當我們看到消費者和國家沒有在我們的控制范圍內,我們并不能對它們進行改變的時候,這時候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改變我們自己以便去適應環境,將“唯一不變就是改變”作為公司的核心理念。我們應該不斷地去接受市場行業細分,當全民都在推崇辛巴克的時候,我們發現麥當勞的招牌上多了個“Coffee”字樣;當我們看到競爭對手店里沒有顧客進出的時候,卻發現他已經在為淘寶出貨加班數月;當我們還覺得做品牌必須上央視的時候,其實顧客更看中網絡購買評價……,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,從消費習慣到國家政策,從商業模式到社會模式,都不是永恒的。象象影視認為,品牌是策劃出來的,品牌不是固定不變的,品牌是思維創新的產物。 有些企業家認為,品牌就是做廣告;也有企業家認為,只要苦練內功,將產品做好,品牌自然出現。象象影視認為,品牌基因是與生俱來的,如何培養一只老鼠也不可能成為獅子,只有將幼獅好生照料,并加以馴養才能成長為雄獅。我們應該以品牌為源頭來分析規劃,通過嫁接,雜交,培育出不同以往的商業模式才是品牌能否突圍的關鍵。 |
最新評論